大家有冇試過有貪食一刻,或可能有吃了某些食物就停不了口的感覺呢?
而我們往往對高脂肪,高糖,高鹽和高卡路里食物有特別渴求,經常不節制地進食這些食物會導致肥胖;嚴重損害我們的減肥計劃和長期影响健康。
調查研究表明,幾乎所有婦女和近70%的男性都對食物渴求都有體驗。
在這篇文章,筆者解釋什麼是食物渴求?如何消除食物渴求或至少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這些食物渴求及進食。
什麼是食物渴求?
食物渴求是指你對一些特定的食物有強烈渴求。
通常情況下,渴求的食物多是甜、咸、脂肪、脆口或高澱粉質等食物,而食物渴求有年齡、性別、文化背景和個人品味等而有所不同。
女性最常見很想食的食物和飲品包括朱古力、雪糕、薯片、餅乾、炸薯條和汽水等。
男人也傾向喜歡食朱古力、雪糕、比薩餅,意大利麵食和漢堡包等高脂高糖食物。
雖然偶爾很想食這些高糖高脂高卡食物是無傷大雅,但如果我們的渴求是像上了癮一般,經常進食,長逺可能會導致肥胖、抑鬱和飲食失調或慢性病等問題。
什麼原因導致食物渴求?
食物渴求有多方面,其中包括:
- 生理因素:
- 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會迫使我們有渴望食物的需求。
- 如血糖水平低,身體能量處於低水平,身體需要會使我們有更多食物的渴求。
- 如我們的大腦中五羥色胺(負責愉悅和放鬆心情的激素)水平低,這激素的失衡會導致身體嘗試通過渴求食物來糾正。
- 身體的糖原(肌肉的主要能源來源)儲存減少,身體試圖通過渴求碳水化合物來解決問題。
- 我們的身體只會回應感官的觸發,如氣味和視覺,就像路過一家披薩店為例,會被食物香味和顏色吸引著。
解決例子:
- 養成均衡飲食習慣,食物多元化,以獲取身體需要的營養素。
- 切忌經常餓過飢及不吃早餐。
- 經常提供適量複合碳水化合物以緩慢釋放能量。
- 避免精製醣類食物,因為糖分可能導致血糖水平急劇上升,然後又迅速下跌,導致身體更渴望更多精製醣類食物。
- 應獲得充足睡眠。
- 避免使用非常低熱量或營養不均衡節食,因為我們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或血糖水平太低而導致食物的需求。
- 心理及情緒因素:
A 心理因素
除了生理因素造成身體的渴望,也有一些心理因素,包括:
- 不斷地想著所渴望的食物:如完全禁止某些/類型食物,可能會導致不斷想著該些食物。
- 我們的心只會告訴我們,好想吃,而沒有意志力對所渴望的食物說”不”。
- 我們頭腦容易被心理觸發的事物所影響,如食物廣告等。
B 情緒因素:
與食物渴望有關連的情緒問題可能包括:
- 壓力、緊張、焦慮、恐懼或急躁。
- 憂鬱或情緒低落。
- 感覺累了,具低能量水平。
- 回憶快樂時光並希望回到那個快樂的時光。
- 無聊、空虛和沒有安全感或想獲舒適感覺。
解決例子:
- 如果有兩種你渴望的食物,選擇最少破壞性(低些熱量)之一。或找一些較低熱量而又健康食物代替之。
- 管理好你的情緒。
- 避免壓力及盡量不要以食物來發洩情緒,盡可能使另類方法發洩情緒包括運動、深呼吸、瑜伽、普拉提,芳香療法,按摩或冥想放鬆技巧來應付壓力。
- 生活方式因素:
除生理,情緒和心理原因,也有很多生活方式因素會導致食物的渴求,其中包括:
- 習慣 – 我們習慣飯後甜點,睇電影時吃爆谷,雪糕和汽水等
- 節食 -一些非常嚴格飲食可能導致食物的渴望。
解決例子:
- 勿做清道夫,將別人食剩的食物獨由你一人全部食晒。
- 練習份量控制 -例如,避免選購1整份麥當奴套餐及減少吃的次數。
- 搞清楚什麼減低食物的渴望可行的方法,便要重複練習該行為。
- 向著減肥目標,而永不放棄。
以上文章取自筆者雅虎健營秀身專欄